閃光顏色
閃色現象表面上是棉纖維顏色與尼龍纖維顏色不一致,即色澤不均勻,根本原因是部分棉纖維染料染向尼龍染料所致。實際生產中,可充分利用原色和副色競爭染色的特點,使棉纖維和尼龍均染出較為純正的顏色,顏色比較平整,效果較好。但要同時將兩種纖維染成同一色較為困難,閃色現象嚴重。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著手解決。
染料
一般棉的染料(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對尼龍有一定的競爭染色性,選擇不含尼龍的新染料可以解決競爭染色的問題。
助理
為了防止尼龍沾染,可以選擇棉/錦緞布料專用的防染劑防染劑。
工藝
活性染料染色一般在pH值LL以上時呈固著狀態。酸性染尼龍的最佳染色pH值通常為5.5~6.0,即在酸性條件下染色。兩種製程條件的相反性,使已染在棉纖維上的活性染料在染尼龍時不同程度地脫落,給仿色帶來很大困難。應選擇溫和的中性染料代替酸性染料,染色條件要溫和。中性染料染色的pH值在6.5左右,對活性染料的影響較小,使綠色、鐵灰色、棕色三種顏色都能獲得較好的同色效果。
二、彩花
棉/錦花染深淺。染色採用活性/酸性兩浴法。依製程特點,染花階段可分為棉花染及錦花染兩個階段。
1.棉花期彩花的防治
1.1 棉/錦織物加工前的預處理是棉染色的主要原因。後續加工一般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A、預染機處理:液量大,軋輥溫度高,張力小,不易產生褶皺,煮絲效果較好。但要注意,除料到位外,槽內溫度不宜急升,避免尼龍絲起皺。從第一道到第二道,必須逐漸升溫至95℃以上;恆定後,處理道數在8道以上,捲筒回位後,經平洗機充分洗滌,以確保煮絲效果。
B.冷堆處理。溫度較低,反應條件溫和,處理效果不如捲染機。短蒸時必須嚴格控制,不宜用軌道箱蒸煮,否則會產生堆皺。
C、預染機前處理:這是傳統的處理方法,效果理想,但需嚴格控制製程。必須以1℃/min的速度逐步升溫;溢流染色機前後閥門控制適中,布速不宜過快。
1.2 染料
由於不同染料對纖維的親和力不同,造成染料對纖維上染速率的差異,若各種製程條件控制不當,就會產生色花、起缸等現象。因此,在製定染色過程時,必須充分考慮染料的性能,盡可能採用染化結合好的染料,同時加入均勻的染料。
1.3 染色過程中的操作
由於操作不當,如尺寸不合適、水流閥前後水流閥開關調節不當等,導致織物在筒內流動不暢,布面堵塞,造成織物色花不均。因此,操作人員要根據織物的組織規格調整機械設備,以製定合理的參數,確保織物在筒內平穩運作。
2.分期彩花防治
2.1 布面鹼洗不均勻造成布面酸性染料上色不一致,色花不均勻。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生產中對尼龍染色前,要用2~3g/L清潔劑中和洗一次,使pH值均勻呈弱酸性,避免出現上鹼不徹底和色花現象。
2.2 pH值對酸性染料的上染速度影響較大。 pH值小於3時,錦綸會發生水解,染色強度下降。實際生產中,pH值控制過高,大於6時,上染速度慢、時間長、染色不充分;pH值小於5時,染料上染速度快,易產生色花不均。因此,控制pH值在5.5~6.0可確保染色均勻。添加0.5~1.5g/L染色穩定劑M-215可減少pH值的波動。
2.3 恆溫染浴的溫度與酸性染料的上染速度成正比,溫度越高上染速度越快,尤其當溫度達到80℃時,上染速度會更快,容易產生色花。針對溫度特性,在大貨生產時應增加保溫階段,淺色50-60℃,保溫l5至20min,升溫速率宜為1℃/min。
2.4螯合分散劑水質可能沒有乳化劑就無法螯合,水質差異可加入0.5~1.5g/L螯合分散劑M-175。
2.5 染料染色時應在.05~2g/L的濃度下染色。尼龍染料為雙性離子,屬雙防染料。它能與尼龍結合,消除了與尼龍纖維親和力的差異,對尼龍染色橫條有良好的遮蓋性能。它還能與染料緩和劑結合,具有良好的緩染和上染效果,且不會影響最終色澤。對於色條織物,可採用預煮法。對於色花、色差嚴重的織物,可用其染色進行修補。
蘇州萊曼海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用於氟類防水劑、碳八防水劑、碳六防水劑、溶劑型防水劑,主要應用於紡織布料、皮革、過濾材質、紙模塑膠等領域。擁有資深的研發團隊和豐富的應用經驗,可根據布料特性和開發需求,客製化個人化的功能性整理方案。各類紡織品功能性開發諮詢及技術交流歡迎信箱:info@lemanpolymer.cn
發佈時間:2024年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