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劑作用的形成理論
防水劑指標
固體含量
指防水劑固體組分的質量比例
成品
指以原液為基料,經調配而成的產品。
一般固含量在10%-18%之間。
PH值
指的是PH值,PH值從酸到鹼,有1到14的數值,防水劑的PH值大多在3-5之間。
原液
一般指在直接反應釜中合成後,還未進行任何調配的防水劑,又稱防水劑原液,通常固含量為30%,或32/34/36%,不超過36%。
部分
是指與水相比,同體積的質量差異,例如氟脂的比重就比較大,200公斤的氟脂只有半桶,而丙烯酸酯只能裝100公斤。
粒徑
指乳液的分子直徑,一般為80-200奈米。粒徑越小,透光越好,粒徑越大,顏色越呈乳白色。
離子型
是指在水溶液中,電解出H+離子的叫陽離子防水劑,電解出OH-的叫陰離子防水劑,還有非離子防水劑。
溶解度/外觀
防水劑無限溶於水。
外觀通常呈乳白色或半透明淡黃色。
防水劑在織物上的處理方法
模式1
浸漬:一浸一軋、一浸二軋、二浸二軋。
模式2
噴灑方法:稀釋後用噴霧器均勻噴灑
模式3
服飾:大型洗衣機浸泡、甩乾、烘乾
如何判斷防水劑的性能
防水穩定性
防水穩定性好,不易沾黏,不易起泡,無防水條
防水通用性
指纖維種類適應性廣,如聚酯纖維、錦綸、棉、混紡等
防水等級
簡易測試,灑水法,浸水法,水袋法
防水、起重性能
防水分數隨濃度增加的曲線
耐油性
防油等級也體現了防水性能
耐洗滌性
有水洗、乾洗、烘乾和風乾,風乾也稱為陰乾
防水劑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01
防水性能差
防水效果好不好,要看對比,性價比,用量,布料,處理方式,乾布還是濕布,這些都是影響防水效果的因素
02
防水連續性差
取決於工作液的pH值,鹼性防水效果會下降,濕布效果持久性較差,織物中染料殘留持久性較差
03
相容性差
防水原液的選擇很重要,選擇什麼結構的防水劑進行複配
04
不耐洗滌
防水劑裡加了交聯劑嗎?防水劑本來就是耐水防水劑嗎?
05
顏色變化
所有有機氟都會使顏色變深。你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06
防水條 防水污漬
主要原因是進料方式可能造成防水條、防水污漬
07
泡沫過多
主要原因是布料太髒
08
手感不佳
這取決於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手感,硬的還是軟的
防水劑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01
水質
- 使用什麼水,再生水、自來水、地下水或山泉水?
02
織物
- 是否有染料殘留、陰離子殘留、其他漿料殘留?
03
裝置
- 壓輪是否老化,壓力是否均勻,溫度是否達到?
04
進料方式
- 是否標準,是否需要高位溜槽投料,攪拌是否均勻,溜槽是否清潔,投料工具是否乾淨?
05
製程參數
- 溫度是否夠,時間是否夠,速度是否理想?
06
比較產品
- 防水劑有哪些種類以及防水劑價格是多少?
07
加工過程
- 攪拌速度是否太快,是否受剪切力影響?
08
精加工
- 壓延溫度是否過高、壓力是否過大?
